【媒體報導】台大發展「智慧急診」 電子檢傷只要2分鐘

📢【媒體報導】

台大發展「智慧急診」 電子檢傷只要2分鐘 (自由時報 2020/12/3)
 
「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發展「智慧急診」系統,台大資工系教授傅立成、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蔡居霖共同研發電子檢傷系統,透過人臉辨識,就能進行檢傷中的疼痛分類,準確率達8成以上,預計該系統最快會在2022年正式導入台大醫院急診室。」
全文詳見:http://mahc.ntu.edu.tw/news_view.php?id=114

 
台灣醫療科技展 台大擬將AI導入急診診斷 (中央社 2020/12/3)
「人工智慧導入醫療診斷已成國際趨勢,台大醫學影像與數據人工智慧實驗室(MeDA)主持人王偉仲與台大急診團隊研發出「PXR即時危險自動偵測系統」。王偉仲說,急診患者正因情況緊急,醫師必須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資訊、做出診斷,但以往光是照X光到判讀完畢,至少就得花40到60分鐘。
王偉仲指出,未來有了這套系統,醫護人員只要利用可攜式X光機拍下患者影像,就能透過無線網路直接傳送到醫師隨身攜帶的行動裝置,同時透過AI判讀是否為鼻胃管、氣管內管、中央靜脈導管錯置,還是有肺結核、氣胸或肺炎,讓醫師診斷更快更精準,預計明年中旬前將導入臨床使用。」
 

 
✅黃建華主任研究團隊計畫介紹:
http://mahc.ntu.edu.tw/research_view.php?id=18
 
✅王偉仲教授研究團隊計畫介紹:
http://mahc.ntu.edu.tw/research_view.php?id=5

天下雜誌 臺大AI中心計畫系列報導

【媒體報導】天下雜誌 臺大AI中心計畫系列報導
 
✅AI研究中心跨界交流,AI技術應用百花齊放
(全文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54)
臺灣邁入AI元年之後,AI技術成果豐碩,跨界交流、產學合作,AI研究能量齊發。科技部四大AI研究中心的72個AI研究計畫,AI技術及應用百花齊放。


 
✅臺灣瘋AI!AI技術研發實力,打造AI生態系
(全文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52)
臺灣AI元年後,催生AI技術蓬勃發展。後疫情時代,臺灣搭上世界AI浪潮,接下來,將是產業界借力學研能量,讓AI技術落地應用的好時機。

 

【科技部攜手臺大AI中心 讓科技與人文並肩同行】

【科技部攜手臺大AI中心 讓科技與人文並肩同行】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不斷革新且應用範圍持續擴大,相應的倫理,社會,法律議題也陸續浮現,世界各國都在探討科技發展與人文社會兩者該如何並重。

 

為了應對這波人工智慧的社會衝擊,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AINTU,簡稱臺大AI中心)於2020/10/16假國立臺灣大學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召開「科技與人文對話系列研討會-國際人工智慧科研發展之指引、規範與實踐」。期望藉由AI創新研究中心人社計畫團隊專業觀點與研究成果,以跨領域與多面向的看法,引領各界人士了解科技與人文間的複雜關聯性、未來社會可能遭遇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學者與企業可能因應的實踐做法。

本次活動由臺大AI中心與臺師大人社團隊共同規畫辦理,邀請8位專家,說明AI的技術應用對社會的影響與挑戰,國際最新的相關規範精神,及科學研究及產品落地不同階段的實踐議題與產業因應範例,是難得結合學研界與產業界的全方位討論盛會。與會專家中包含:法律專業(臺大黃銘傑教授,北醫大李崇僖教授,資策會彭睿仁研究員),人文專業研究(甘偵蓉教授),兼顧人文與技術(丁川康教授,黃從仁教授),AI技術專業(林守德教授),產業因應(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 馬大康博士)。

 

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表示,藉由本次人文社會領域計畫團隊的成果展現,以及學界與業界專家的分享,期望能提高臺灣AI科研人員對相關技術之應用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之認知與了解,同時讓人社領域專家了解實際科研人員在落實此指引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負擔,以完善AI研發環境,並減低對人文社會的衝擊。

照片(左起):清大甘偵蓉教授、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博士、科技部前瞻司蔡妙慈副司長、NCC王維菁委員、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臺大AI中心杜維洲執行長、臺大AI中心曾柏元副執行長

 

 

賀!恭賀本中心轄下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電機系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賀!恭賀本中心轄下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電機系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9月26日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舉行頒獎典禮,本年度共有全國大專院校14位教授研究團隊獲獎。恭喜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科技部學術補助獎勵查詢
https://wsts.most.gov.tw/STSWeb/Award/AwardMultiQuery.aspx

上圖: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左)頒發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予成大電機系教授陳中和(右)。

 

賀!本中心轄下三位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榮獲 2020未來科技獎!

🎊賀!本中心轄下三位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榮獲 2020未來科技獎!

🏆徐宏民教授 之「3D點雲視覺物件指引以及快速抓取點偵測網路」
🏆吳沛遠教授(子計畫一共同主持人)之「 KarmaZone電子好球帶與無標記式3D動作分析系統」
🏆賴飛羆教授團隊之「智慧型基因變異篩選系統」

 

✨未來科技館臉書粉絲專頁:https://bit.ly/3hxQjWb

 

【打破AI黑盒子-可解釋性的人臉辨識模組】徐宏民教授團隊記者會

打破AI黑盒子-可解釋性的人臉辨識模組

科技部今(11)日召開記者會,邀請本中心轄下的徐宏民教授團隊,發表該團隊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所開發出的可解釋性人工智慧(Explainable AI ,XAI)模組xCos,該模組除了具備高辨識率的人臉辨識能力外,還可有條理的解釋AI產出結果的原因。這項技術不僅可協助國內外相關業者開發AI辨識技術、明白AI決策建議背後的理由,更能提升人類對於使用AI的信任度。

徐宏民教授團隊在科技部的長期支持下,自2011年便開發出第一套行動裝置上的人臉搜尋系統,之後不斷自我挑戰包括跨年紀的臉部辨識能力、偽裝人臉辨識等,前於2018年在全球三大電腦視覺頂尖會議之一的CVPR偽裝人臉辨識競賽(Disguised Faces in the Wild)中,以辨識率唯一超過9成之姿,技壓群雄奪下全球冠軍。

上圖大合照由左至右:
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臺大AI中心)杜維洲執行長
科技部前瞻及應用科技司楊琇雅司長
科技部陳良基部長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徐宏民教授(同為臺大AI中心轄下之研究團隊)
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

上圖:陳良基部長現場體驗

 

👉相關連結:
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906337b9-1d19-4e06-ad71-322b12531971

 

👉相關報導與影片連結

 

一場寧靜的「深度革命」 用AI向世界突圍

【一場寧靜的「深度革命」 用AI向世界突圍】

 

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金融……AI科技的各種應用,正不斷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然而伴隨AI而來的,不只是各種美好的應用場景想像;即使你覺得AI技術與你無關、甚至你不需要AI帶來的各種便利性,漫天席地而來的AI革命,也將改變你的工作、影響台灣的經濟、甚至是孩子的未來。

 

走到銀行櫃檯前,還沒開口,接待人員已經能「猜心」般地查覺到你不耐煩的情緒,以加倍的溫暖親切細心詢問;面試工作時,AI面試官光靠你的「面相」,就能初步判斷你的人格特質,了解你適不適合這份工作。這些,都是AI人工智慧臉部影像「微表情」偵測技術所帶來的應用,而且很快地,就將在你我的生活中出現。

 

 

科技部臺灣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簡稱「臺大AI中心」)、臺大智慧聯網創新研究中心(簡稱「臺大IoX中心」)與中國信託銀行宣布簽署產學合作計畫,透過不同領域的AI技術應用於金融業的服務優化、內部流程、精準行銷、人才招募、風險控管、預防詐騙…….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將因AI技術的落地而得到改寫。

節錄自天下雜誌,全文請見👇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9164

 

臺大AI中心 x 中國信託銀行 x 臺大IoX中心產學合作記者會

【臺大AI中心 x 中國信託銀行 x 臺大IoX中心產學合作記者會】

科技部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簡稱「臺大AI中心」)今(24)日宣布臺大智慧聯網創新研究中心(簡稱「臺大IoX中心」)、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簡稱「中信銀行」)簽署產學合作計畫,假臺灣大學博理館舉行簽約記者會,指導單位科技部次長許有進、校方代表臺大副校長陳銘憲、臺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中國信託銀行總經理陳佳文共同出席。

許有進次長致詞時表示,科技部為建構AI創新的生態系,2017年補助成立4個AI中心,其中臺大AI中心是唯一涵蓋2個研究面向的中心,包括人工智慧技術、生技醫療照護,目的是希望前瞻技術能有所突破,同時也培育AI人才,這次透過產學合作,期許能發揮「1+1大於2」的力量,帶給金融產業新氣象。

照片由左至右:臺大人工智慧中心 陳信希主任、中國信託 陳佳文總經理、臺大IoX中心 許永真主任

👇更多照片請見中心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I.ntucenter/

👇更多的新聞報導

https://m.cnyes.com/news/id/4445477
https://m.ctee.com.tw/liven…/…/ctee/A95645002020022412573080
https://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3078055…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224/1652737.htm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4366626
https://hk.appledaily.com/memb…/twdaily/article/1_1708572__1

臺大人工智慧中心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臺大人工智慧中心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達成合作共識,將於12月5日於科技大樓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由科技部在台灣大學設立的「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臺大人工智慧中心)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以下簡稱多大)達成合作共識,將於12月5日於科技大樓簽署合作備忘錄(MOU)。
此次簽署儀式,由臺大人工智慧中心主任陳信希與共同主任傅立成、多大應用科學及工程學院院長Christopher Yip出席代表簽署,由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見證。
該合作備忘錄已日前由多大負責國際合作事務副校長Edward Sargent先行完成部分簽署,當日將由多大簽約代表暨臺大人工智慧中心代表共同簽署完成。

相關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GkDYNx

 

科技部訂定「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 完善我國AI科研發展環境

科技部訂定「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 完善我國AI科研發展環境
 
有感於人工智慧(AI)科技研發可能帶來的創新、優勢與衝擊,科技部自今年初開始,邀集各領域學者專家召開數場會議討論後,於9/23科技部四個人工智慧創新研究中心共同發布「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期以「以人為本」、「永續發展」及「多元包容」為核心價值,並兼顧AI科研人員學術自由、鼓勵AI研究發展創新及維護人權與普世價值的理念,展現完善與維護我國AI科研發展環境的決心。
 

圖:科技部長陳良基(左四)跟台大、清大、交大、成大等四校AI研究中心的主任今天共同召開記者會
 

圖2: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

 

相關連結
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main&article_uid=dbf8da09-22be-4ef1-8294-8832fc6e8a26&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l=CH&utm_source=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