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台大發展「智慧急診」 電子檢傷只要2分鐘

📢【媒體報導】

台大發展「智慧急診」 電子檢傷只要2分鐘 (自由時報 2020/12/3)

「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發展「智慧急診」系統,台大資工系教授傅立成、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黃建華、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蔡居霖共同研發電子檢傷系統,透過人臉辨識,就能進行檢傷中的疼痛分類,準確率達8成以上,預計該系統最快會在2022年正式導入台大醫院急診室。」
全文詳見:http://mahc.ntu.edu.tw/news_view.php?id=114

台灣醫療科技展 台大擬將AI導入急診診斷 (中央社 2020/12/3)
「人工智慧導入醫療診斷已成國際趨勢,台大醫學影像與數據人工智慧實驗室(MeDA)主持人王偉仲與台大急診團隊研發出「PXR即時危險自動偵測系統」。王偉仲說,急診患者正因情況緊急,醫師必須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資訊、做出診斷,但以往光是照X光到判讀完畢,至少就得花40到60分鐘。
王偉仲指出,未來有了這套系統,醫護人員只要利用可攜式X光機拍下患者影像,就能透過無線網路直接傳送到醫師隨身攜帶的行動裝置,同時透過AI判讀是否為鼻胃管、氣管內管、中央靜脈導管錯置,還是有肺結核、氣胸或肺炎,讓醫師診斷更快更精準,預計明年中旬前將導入臨床使用。」

✅黃建華主任研究團隊計畫介紹:
http://mahc.ntu.edu.tw/research_view.php?id=18

✅王偉仲教授研究團隊計畫介紹:
http://mahc.ntu.edu.tw/research_view.php?id=5

【媒體報導】天下雜誌 臺大AI中心計畫系列報導

【媒體報導】天下雜誌 臺大AI中心計畫系列報導

✅AI研究中心跨界交流,AI技術應用百花齊放
(全文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54)
臺灣邁入AI元年之後,AI技術成果豐碩,跨界交流、產學合作,AI研究能量齊發。科技部四大AI研究中心的72個AI研究計畫,AI技術及應用百花齊放。

✅臺灣瘋AI!AI技術研發實力,打造AI生態系
(全文詳見: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2952)
臺灣AI元年後,催生AI技術蓬勃發展。後疫情時代,臺灣搭上世界AI浪潮,接下來,將是產業界借力學研能量,讓AI技術落地應用的好時機。

【活動訊息轉發】歡迎參加臺灣醫療科技展

歡迎參加臺灣醫療科技展

  • 時間:2020/12/3 ~ 12/6
  • 地點:醫療科技展在南港展覽一館4樓舉行
台灣醫療科技展是全球首個『橫跨醫療、電子資通訊、科技、生技製藥、醫材,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專業規模會展』!
全球精準健康產業急起不斷邁進,變革未來人類健康生活新樣貌,台灣醫療科技展攜手跨領域頂尖機構企業、大健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夥伴,以創新醫療技術、優質高效產品、研發及產製量能、特色新商模、智慧科技解決方案展現產業實力,瞄準海內外商貿合作,共同開拓全球大健康產業新市場、新商機,成為亞太最具指標之商貿場域!

 

2020/12/3 ~ 12/6 醫療科技展在南港展覽一館4樓舉行。今年臺大AI中心(AINTU)偕同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的”智慧急診”主題,以及中心轄下8個團隊,共同展出使用AI技術協助醫療照護相關的成果與服務。

 

臺大AI中心展出項目非常豐富,有台大快速全自動乳房超音波電腦輔助偵測技術,台大4D超高解析度心臟MRI技術,先鋒智能的AI自動化高維度血癌檢驗資料分析平台,安盟生技的高解析活體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BeVi的CarePLUS AI預見銀髮好生活,台大醫神平台-AECOPD預測,基於多模態學習模型的新世代聲紋把脈技術,結合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發展精準睡眠醫學。
歡迎蒞臨攤位參觀與指導!

 

👉👉👉攤位號碼: L826, L818

 

NTU-KU Joint Symposium on Digital Health

NTU-KU Joint Symposium on Digital Health

 由臺灣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所共同舉辦之NTU-KU Joint Symposium on Digital Health至今已邁入第五屆,本年度將由臺灣大學與日本京都大學主辦,臺大國際產學聯盟、全幅健康照護中心、NTU SPARK共同合辦,並邀請廣達電腦贊助舉辦。

 本次大會主題為 “AI & Smart Medicine for Digital Health”,邀請來自臺灣大學及京都大學8位專家學者進行2Keynote Speech6場專題演講,安排6位來自學界及產業界專家於下午進行Innovation Presentation,除演講之外,現場也有海報展示,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共襄盛舉及廣傳活動訊息!

以下為活動資訊,敬請參考:

  • 時間:2020/12/16 (臺灣時間 上午9:15 –下午5:00 (上午8:45開始報到)
  • 地點:臺大博理館一樓 101演講廳 (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
  • 報名連結報名已截止https://forms.gle/acv9SbRniFHgSUEM9

詳細活動議程請參考附件活動海報,若有任何問題麻煩與活動聯絡人聯繫:

盧小姐 (rflu74193@ntu.edu.tw)   邱小姐 (tosyc@ntu.edu.tw)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京都大學

協辦單位:臺大國際產學聯盟、科技部補助全幅健康照護中心、NTU SPARK

贊助單位:廣達電腦

 

注意事項:

1.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現場參與者請協助配合主辦單位相關防疫措施:

進入場館配合量額溫 (若體溫高於37.5度者恕無法進入場館)、酒精消毒雙手

入場前須協助掃描QR code,於台大防疫管制系統填寫實名制資料

活動進行期間請全程配戴口罩

若於活動前14天有國外旅遊史或接觸史者,請勿報名參與現場活動

2. 本次活動進行將以英文為主 (Event held in English.)

3. 本活動全程免費,人數有限,滿額即結束報名

4. 活動相關資訊及報名通知信將以E-mail寄發,請留意信箱,若有任何問題請與活動聯絡人聯繫

5. 現場參與者須同意將活動進行中拍攝之照片、影像授權予主辦單位使用

6. 主辦單位保留審查報名資格及變更活動內容之權力

7. 本活動恕不提供免費停車及停車優惠,亦無法事先保留停車位。

【媒體報導】科技部攜手臺大AI中心 讓科技與人文並肩同行

【科技部攜手臺大AI中心 讓科技與人文並肩同行】

 

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不斷革新且應用範圍持續擴大,相應的倫理,社會,法律議題也陸續浮現,世界各國都在探討科技發展與人文社會兩者該如何並重。

 

為了應對這波人工智慧的社會衝擊,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AINTU,簡稱臺大AI中心)於2020/10/16假國立臺灣大學梁國樹國際會議廳召開「科技與人文對話系列研討會-國際人工智慧科研發展之指引、規範與實踐」。期望藉由AI創新研究中心人社計畫團隊專業觀點與研究成果,以跨領域與多面向的看法,引領各界人士了解科技與人文間的複雜關聯性、未來社會可能遭遇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學者與企業可能因應的實踐做法。

本次活動由臺大AI中心與臺師大人社團隊共同規畫辦理,邀請8位專家,說明AI的技術應用對社會的影響與挑戰,國際最新的相關規範精神,及科學研究及產品落地不同階段的實踐議題與產業因應範例,是難得結合學研界與產業界的全方位討論盛會。與會專家中包含:法律專業(臺大黃銘傑教授,北醫大李崇僖教授,資策會彭睿仁研究員),人文專業研究(甘偵蓉教授),兼顧人文與技術(丁川康教授,黃從仁教授),AI技術專業(林守德教授),產業因應(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 馬大康博士)。

 

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表示,藉由本次人文社會領域計畫團隊的成果展現,以及學界與業界專家的分享,期望能提高臺灣AI科研人員對相關技術之應用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之認知與了解,同時讓人社領域專家了解實際科研人員在落實此指引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負擔,以完善AI研發環境,並減低對人文社會的衝擊。

照片(左起):清大甘偵蓉教授、Google臺灣董事總經理馬大康博士、科技部前瞻司蔡妙慈副司長、NCC王維菁委員、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臺大AI中心杜維洲執行長、臺大AI中心曾柏元副執行長

 

 

賀!恭賀本中心轄下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電機系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賀!恭賀本中心轄下計畫主持人-成功大學電機系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9月26日於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舉行頒獎典禮,本年度共有全國大專院校14位教授研究團隊獲獎。恭喜陳中和教授以「神經網路推論程式」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科技部學術補助獎勵查詢
https://wsts.most.gov.tw/STSWeb/Award/AwardMultiQuery.aspx

上圖: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左)頒發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予成大電機系教授陳中和(右)。

 

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暨成果發表會

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暨成果發表會

 

🚩2020/11/11訊息更新

為推動「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DIGI+)」、「臺灣AI行動計畫」政策,科技部自107年起分別補助臺大、清大、交大及成大等四所頂尖大學所成立之研究中心,聚焦AI技術研發、應用及人才培育,並自108年起每季輪流由四個AI中心辦理交流會,以增進各中心與轄下計畫團隊交流與切磋之機會,並扣合產業需求。

2020/11/10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會場有華碩電腦黃泰一全球副總裁及唐玄輝教授分享業界動態及設計創新理念的應用,並由6支頂尖AI計畫團隊結合動態Demo體驗與靜態海報之方式,展示各自最新成果與應用,希冀提升臺灣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廣度及深度,強化跨領域合作與研究能量整合,增進國際競爭力。

本年度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提供AI創新研究中心轄下共計74隊計畫團隊一個能相互砥礪與交流的平台,展示辛勤耕耘之研究成果,並邀請國際級業界與學界專業人士剖析AI科技發展動向、趨勢前瞻看法與應用契機,會場更透過現場技術分享與實際體驗,讓不同領域間之想法與專業進行碰撞與激盪,並促進產學研間之鏈結,以帶動臺灣AI研發量能的提升與整合,以及加速AI技術應用的創新與落地。


照片說明:左起為成大AI中心梁勝富主任、交大AI中心曾煜棋主任、臺大AI中心傅立成共同主任、臺大AI中心陳信希主任、華碩全球副總裁黃泰一博士、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臺大陳銘憲副校長、科技部前瞻司陳國樑司長、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唐玄輝教授、人工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張榮貴董事長

更多照片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AI.ntucenter&set=a.719762635302112

 

 


🚩2020/11/10訊息更新
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現場報名額滿,歡迎報名索取直播連結線上參與!
感謝大家熱情支持,現場報名人數已額滿。不過歡迎持續分享給有興趣參與的夥伴,可以透過報名線上直播參與~
◆ 日期:2020/11/10(二) 上午9:00~下午4:30
◆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樓 及 線上直播
◆ 報名連結報名已截止:https://forms.gle/hdME5LQJPJAV2EAY6
◆ 聯絡人:
 邱小姐 (02-2732-8564 / tosyc@ntu.edu.tw)
 賴小姐 (02-3366-9558 / laichiling@ntu.edu.tw)

 


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暨成果發表會

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 (AINTU)將於109年11月10日(二),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樓舉辦《2020科技部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歡迎報名參與(2020/10/15開始報名)

科技部為創新人工智慧生態體系,打造國際級AI創新研究中心,達成研發尖端技術、培養領導人才、提升研發成果商業化之潛力、衍生AI新創公司之目的,自107年起科技部補助臺、清、交、成四所大學成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並且為求加速推動各AI創新研究中心與轄下計畫團隊互相交流切磋,更扣合產業需求,自108年起每季一次由四個AI中心輪流辦理跨域交流觀摩暨成果發表會。

 

本次活動呈現了四大AI中心轄下各研究團隊辛勤耕耘的研究成果,結合論壇模式,邀請國際級企業專業人士剖析AI科技發展動向、趨勢前瞻看法與應用契機,希冀提升臺灣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廣度及深度,增進國際競爭力。

 

  • 日期:2020/11/10(二) 上午9:00~下午4:30
  • 地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樓 (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2號) 及線上直播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hdME5LQJPJAV2EAY6 (2020/10/15開始報名)

聯絡人:

邱小姐(02-2732-8564 / tosyc@ntu.edu.tw)

賴小姐(02-3366-9558 / laichiling@ntu.edu.tw)

 

指導單位:科技部

主辦單位: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 (AINTU)

協辦單位:交大人工智慧普適研究中心 (PAIR)、成大人工智慧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 (AIBMRC)、清大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 (AIMS) (按筆劃順序排列)

贊助廠商:旺宏教育基金會、華碩電腦AI研發中心(AICS)、維曙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按筆劃順序排列)

2020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 青春不悶

2020/9/19 【Kiss Science—科學開門 青春不悶】

為讓青年學子有機會進入平日不易觸及之科研場域,增進其對科學的理解,進而藉由科學家之研究歷程及成果獲得啟迪,激發創新思維,本中心配科技部於2020/9/19舉辦【Kiss Science—科學開門 青春不悶】

🎊活動已經圓滿結束囉!!!

更多活動照片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pg/AI.ntucenter/photos/?tab=album&album_id=673770286568014

 

相信參加民眾透過不同視角貼近科學都滿載而歸~👍👍👍
感謝所有出席的長官與民眾,感謝所有工作人員!
我們下次再見~👋

 

#KissScience
#AINTU

科技與人文對話系列研討會—國際人工智慧科研發展之指引、規範與實踐

科技與人文對話系列研討會—國際人工智慧科研發展之指引、規範與實踐 

📌活動宗旨:

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之興起,相應的倫理,社會,法律議題也陸續浮現。各國也陸續制定國家層級的指引,準則與規範,來應對這波人工智慧的社會衝擊。本活動的主要目的,希望藉由不同領域,不同面向的看法,讓與會人士了解這個問題的複雜度,未來社會可能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學者與企業可能因應的實踐作法。議題面向以科技部民國108年9月發佈的「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及歐盟於2020年2月發表之「人工智慧白皮書」;並以透明性、可追溯性與可解釋性的AI項目為主要討論範疇。將從AI技術帶來的挑戰,如何建立規範,以及可能的實踐樣態,進行多面向的探討。

科技部之「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其中包含隱私性,透明性、可追溯性與可解釋性的AI項目,希望引導台灣AI科研之相關倫理實踐,因AI所生成之決策於利害關係人有重大影響,為保障決策之公正性,在AI系統、軟體及演算法等技術發展與應用上,確保一般人得以知悉人工智慧系統生成決策之要素。而歐盟人工智慧白皮書認為使用AI同時帶來機會以及風險,於白皮書中列舉了對高風險AI的要求。為達成AI使用的責任,建立信任與促進矯正,以積極的態度提供足夠的資訊對於使用高風險AI系統是相當重要的,應要確認提供了清楚的資訊說明AI系統的能力、限制,特別是系統的目的、預期作用的情境和對預期目標可達成的精確度。

希望藉由此活動,提高AI科研人員對相關技術之應用可能造成的社會影響之認知與了解;同時讓人社領域專家了解實際科研人員在落實此指引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負擔;也希望探討不同科研階段的指引實踐可能需要分別看待。研討會後將彙整活動過程與成果,提供給科技部做為參考資料。

📌時間:2020/10/16(五)

📌地點:臺大梁國樹國際會議廳

👉(報名已截止)報名時間:2020/09/25(五) ~ 2020/10/12(一)

 

👉交通方式

  • 自行開車:

自辛亥路、復興南路口臺大第二校門進入後,右手邊第一棟即為社科院。自辛亥路、復興南路口臺大第二校門進入後右手邊第一棟即為辛亥路地下停車場。

 

  • 捷運資訊:

新店線:臺灣大學位於捷運公館站(新店線)旁,捷運公館站 3 號出口距離本校校門口(羅斯福路與新生南路交口)3 分鐘左右步行時間,2 號出口連接本校舟山路出口(羅斯福路與舟山路交口)。

文湖線:若您欲到達臺大校總區東北側,可考慮搭乘捷運文湖線,在科技大樓站下車,沿著復興南路往南走,可抵達本校第二校門。

 


📌議程(2020/10/13更新)

*10/14《AI可追溯性與可究責性實踐》更新為《AI可追溯性與可問責性實踐》

指導單位:科技部
主辦單位:科技部補助人工智慧技術暨全幅健康照護聯合研究中心 (AINTU),臺師大AI人社計畫團隊

 

#AINTU
#科技與人文對話

 

賀!本中心轄下三位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榮獲 2020未來科技獎!

🎊賀!本中心轄下三位計畫主持人/共同主持人榮獲 2020未來科技獎!

🏆徐宏民教授 之「3D點雲視覺物件指引以及快速抓取點偵測網路」
🏆吳沛遠教授(子計畫一共同主持人)之「 KarmaZone電子好球帶與無標記式3D動作分析系統」
🏆賴飛羆教授團隊之「智慧型基因變異篩選系統」

 

✨未來科技館臉書粉絲專頁:https://bit.ly/3hxQjWb